隨著我國工業生產對焊接自動化認知度及接受程度的逐步提高,焊接自動化裝備市場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一、焊接自動化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帶來市場容量的快速擴大
按照實施工藝,焊接可分為手工焊接和自動化焊接,根據資料調查,目前,我國焊接自動化率僅為 20%-30%,遠低于國外發達工業國家的80%,未來存在較大提升空間。而伴隨我國焊接自動化產業升級的深入開展,手工焊接設備逐步被焊接自動化裝備所替代將成為發展的必然,因此,我國焊接自動化的市場容量也將不斷擴大。
1、 焊接設備市場容量
我國基礎建設投資規模和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給焊接設備制造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數據研究統計,目前,我國已成為焊接設備大國,焊割設備市場需求由 2004年的 48.48 億元增至 2011 年的 307.47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30.20%。
由于自動化焊接與手工焊接之間的替代關系,我國焊接設備市場容量的不斷增長以及自動化率的不斷提高,意味著焊接自動化市場容量的持續擴大。
2、 焊接自動化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將加速手工焊接向自動化焊接的轉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依靠“人口紅利”帶來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在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中成為世界工廠,取得了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但這種粗放式經濟增長并不具有可持續性,因而實現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刻不容緩。
同時,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衰竭,我國勞動力資源面臨緊缺風險,近年來“民工荒”現象時有發生,推動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考慮到焊接自動化所具有的焊接效率、質量、成本和環境優勢,我國企業具有焊接自動化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進而將加速我國手工焊接向自動化焊接的轉換,焊接自動化市場容量將迅速擴大。
3、 焊接自動化產業升級是科技發展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需要
隨著機器人、數控機床、加工中心、自動化流水線等設備在現代制造業中的大力普及,制造企業對人力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研究顯示,大規模使用自動化生產,雖然先期投入資金很大,但長期效益比手工焊接具有優勢,而且可減少人為質量問題,提高產品質量。同時,大規模采用自動化生產,并非簡單解決人力成本快速上漲的問題,更多是科技化發展的需要。
焊接自動化裝備不但有望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率先大規模應用自動化還可能產生行業溢出效應,給競爭對手造成更大壓力。制造業“自動化”時代的到來,是比 OEM(代工生產)到 ODM(原始設計制造)更需認真重視的轉型節點。
二、焊接自動化裝備行業應用前景廣闊
作為需求導向型行業,焊接自動化裝備行業的市場容量與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具有高度的正向相關趨勢。大部分企業生產的焊接自動化裝備主要用于結構件、管件和容器類產品的弧焊工藝,因而在工程機械和石油化工等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1、 工程機械行業
工程機械指用于工程建設的施工機械,包括挖掘機械、鏟土運輸機械、起重機械、壓實機械、樁工機械、鋼筋混凝土機械和路面機械等,是我國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工程機械生產企業而言,自動加工生產線的一體化優勢與品質優勢在其產品競爭中顯得愈發重要。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具有自動控制一體化優勢的企業可以獲得生產成本優勢,從而在競爭中獲勝。
由于工程機械產品對焊接工人技術要求越來越高,焊接工作環境惡劣、年輕勞動力短缺,熟練焊接工人已成為稀缺資源,焊接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工程機械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而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發展將帶動焊接自動化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1)、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速增長
雖然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果,行業銷售收入由 2000 年的 480 億元增至 2010 年的 4,367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24.71%,工程機械行業各類產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運行,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工程機械第一產銷大國。
(2)、工程機械行業增長可期,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中長期來看, “十二五”期間隨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加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和建設新疆等國家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以及國家對工程機械產業的大力扶持,研究機構預測,未來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仍將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其中目前依賴進口的高端工程機械產品和國家重點發展的民用機械將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規劃》 ,到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的銷售收入將達到 9,000 億元水平,年均遞增大約為 17%,其中行業出口額將達到260億美元。工程機械銷售額約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 1.5%-2.5%,預計“十二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在20%左右,這為工程機械行業繼續穩固增長提供了有力保證。
(3)、工程機械行業內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產能擴張
在我國工程機械內需、外需兩旺,發展形勢良好的情形下,國內主要工程機械企業紛紛進行擴產計劃,如三一重工積極進行國際化發展戰略,先后在印度、德國、美國和巴西等國家投資組建制造企業,并規劃在海外建立 20 多個制造基地;徐工機械計劃投入 20 億進行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及特種起重機產業化基地技改項目等。
工程機械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固定投資的穩定增長以及工程機械企業產能擴張、生產線升級換代與技術改造等將為工程機械設備的焊接自動化生產系統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預計“十二五”期間,工程機械行業中焊接自動化的潛在市場需求將高達 270 億元。
工程機械行業的不斷發展,帶來行業內企業產能的持續擴張,也將為焊接自動化裝備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
2、 石油化工行業
石油化工行業生產、運輸和存儲需要大量的壓力容器、換熱器和各種等級、大小的管道和閥門等零件,上述設備的制造是焊接自動化系統在石油化工行業的作為焊接自動化系統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也將為焊接自動化行業提供廣闊的需求空間。
(1)、石油化工行業總體發展情況
近年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增加了對石油化工產品的需求,推動了石油化工行業的高速發展,行業總產值由 2000 年的 1.3 萬億增至 2010 年的 8.88 萬億;同時,石油和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年增長率為 30%以上,一直保持高比例增長態勢。
(2)、石油石化設備與壓力容器產值
隨著石油石化行業的高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石油石化設備行業增長迅速,全行業產值2004-2010年復合增長37.64%, 其中壓力容器產值由2004年的106.23億元增至 2010年的 532.16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 30.82%。由此測算, “十二五”期間我國金屬壓力容器制造業對焊接自動化的年均潛在市場需求達 25 億元左右。
(3)、換熱器市場容量
換熱器是一種在不同溫度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流體間實現物料之間熱量傳遞的節能設備,是使熱量由較高的流體傳遞給溫度較低的流體,使流體溫度達到流程規定的指標,以滿足過程工藝條件的需要,同時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設備之一。
石油化工領域作為換熱器產業最大的市場,2010 年其市場規模在 150 億元左右,石油化工行業換熱器市場規模 2013 年將達 222 億元,據此測算,2011-2015 年石油化工換熱器市場對焊接自動化裝備的潛在總需求在 10億元左右13。
3、 其他行業
除工程機械、石油化工行業外,焊接自動化裝備還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礦山機械、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和軌道交通等眾多行業領域,成為推動焊接自動化程度提高的重要力量。焊接自動化裝備的其他應用領域與市場前景情況如下:
(1)、航空航天及軍工
航空航天及軍工是體現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實力的重要產業,焊接是坦克裝甲車等軍工產品、航空航天器結構主體及其動力推進等關鍵結構件制造的主要工藝,以飛機制造為例,其生產過程采用了各種焊接技術,焊接結構件在噴氣發動機零部件總數中所占比例已超過50%,焊接工作量已占發動機制造總工時的 10%左右。
目前,我國上述行業大多采用傳統的手工焊接方式,生產效率低、焊接質量不穩定,焊接自動化升級改造已經成為上述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實現由傳統裝備向高端制造裝備轉型,提高中國國防工業國際競爭能力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期間,國家航空設備、衛星及應用等列入重點發展領域,關乎國家安全的軍工行業也將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目前我國大型民用飛機研發投入在 400 億元左右,大型支線飛機 ARJ-21-700 進入取證試飛階段,大型干線飛機 C919處在研發階段。未來 20 年大型客機需求量3,700 架左右,價值超過4,000 億美元,各類通用飛機需求在 20,000 架左右,價值在1,000億元;同時,在衛星及應用產業方面,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5年將形成價值 1,500億到 2,000 億元產業,2020年有望達到 4,000 億元。
上述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使得其對焊接自動化裝備的剛性需求也將持續增長。據測算, “十二五”期間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對焊接自動化裝備的年均潛在市場需求為 25億元左右。同時,由于上述行業的特殊性,國外相關技術和設備一般處于封鎖狀態,因此,上述行業的焊接自動化升級改造一般依靠國內制造商。
(2)、煤炭機械
煤炭綜合機械化開采裝備主要包括采煤機、掘進機、刮板運輸機和液壓支架(簡稱“三機一架” ) ,上述設備的主體部件多是形狀復雜的箱形焊接結構件,焊接結構件尺寸大、板材厚、焊接工藝復雜,焊接過程難度很大。由于綜合開采和煤礦安全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煤礦對高端液壓支架等綜合開采設備的質量要求隨之提高。使用焊接自動化裝備,特別是機器人焊接已經成為國內煤炭機械設備廠家必須完成的技術改造步驟。
煤炭需求增長帶動了煤炭開采業的繁榮,我國煤機設備重型化、大功率和機電一體化發展趨勢,給煤炭機械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11 年-2015 年,新增需求、更新改造需求和機械化率提升帶動的煤機需求將分別高達 1,250 億元、3,581 億元和 318 億元,總需求達 5,149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 22%。由此測算, “十二五”期間我國煤炭機械行業對焊接自動化設備的年均潛在市場需求達 70億元左右。
(3)、船舶制造及海洋工程
在船體建造中,焊接工時約占船體建造總工時的 40%,焊接成本約占船體建造總成本的30%-50%,船舶焊接質量是評價造船質量的重要指標,焊接生產效率是影響造船產量與生產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海洋工程裝備結構是一種大型、復雜、特殊的焊接結構,長期處于嚴酷環境。管道是海洋工最重要的輸送通道,管道現場安裝和預制工作量在海洋工程施工中占有較大的比例,海洋工程裝備焊接自動化也有巨大的應用市場。
近年來造船業的景氣增強了我國造船企業的資本實力,為縮短生產周期,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國內造船企業裝備改造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機器人和專用裝備焊接自動化市場容量面臨著急速擴張的機遇。根據測算,未來兩年我國船舶制造業對焊接自動化裝備的潛在市場需求為 140億元左右20。
海洋工程作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五大重點突破方向之一,在未來十年全球海工設備建造年均市場容量達500-600億美元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將提升至 60%以上,國際市場份額將提高到 20%。海洋工程裝備的長期成長趨勢具有確定性。
(4)、軌道交通
機車重要承載焊接結構件包括構架梁、構架、側梁、端梁、枕梁、轉向架和牽引梁等,其焊接工作量很大,質量要求非常高。我國鐵路高速動車組和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制造過程中多采用鋁合金車體結構,目前高端機車普遍采用機器人焊接以減小焊縫熱影響區,并實現自動化生產,提高焊縫質量和焊接效率。 軌道交通裝備是國家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目前,我國鐵路運營里程 9.1 萬公里,其中高鐵 8,358 公里,地鐵運營里程 835 公里22,根據鐵道部頒布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 年調整) 》 ,2020 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計劃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到 202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營業里程將達到7,395 公里,以每公里 5億元造價計算,未來 10年總投資約 3.3萬億,年均投入達 2,700 億元。據此測算, “十二五”期間我國軌道交通對焊接自動化裝備的年均潛在市場需求約為30億元。
三、未來市場的拓展將進一步擴大行業市場需求
1、 現有設備的技術改造和升級需求
目前我國正在成為世界汽車、工程機械、石油化工、船舶、高鐵、家電等制造與銷售大國。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過程中,企業普遍面臨著制造技術和設備的升級改造與換代,正處于由手工生產向自動化生產的轉變階段。在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產品質量和增強競爭力等方面,焊接自動化裝備作為重要的基礎裝備之一,對我國未來先進制造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國內企業近年來對焊接自動化裝備投入較大,但是焊接自動化裝備的使用比例仍較低,國內企業平均擁有焊接自動化裝備(含焊接機器人)占總焊接設備的比例為 30%。而國外同行業先進企業焊接自動化裝備占總焊接設備的比例為在 80%以上。因此,對現有產能進行技術改造升級而產生對焊接自動化裝備的需求空間巨大。
面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勞動力成本、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焊接技術工人的短缺、產品焊接工藝技術質量、生產效率要求的不斷提高,以焊接為主導工藝的中國企業已將焊接自動化列為企業今后五年技術改造的重點目標,即便不考慮新增產能的影響, 僅對中國企業現有產能的焊接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也將產生巨大的焊接自動化裝備需求,中國焊接自動化裝備市場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2、 下游行業新增產能需求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工程機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及軍工、船舶制造、軌道交通、礦山機械等行業,已進入世界同行業先進之列。受上述行業快速發展的牽引,國內焊接自動化裝備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中國行業咨詢網(www.china-consulting.cn)研究部預測,今后5年,由于上述行業產能的不斷提升,對焊接自動化裝備的需求將顯著增加,自動化程度高、性能優良、可靠性好的各種焊接自動化裝備,市場容量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3、 新工藝技術帶來新的市場需求
目前,新工藝技術的創新帶來了未來三個方向的拓展趨勢:
(1)、為了提高焊接質量、效率和材料性能,采用新型焊接工藝技術,比如激光復合等高能束焊接、攪拌摩擦焊接等。
(2)、焊接工件自動化傳輸、抓舉、搬運系統與焊接自動化加工系統融合,形成焊接自動化生產線。
(3)、將單純焊接自動化加工向上下游加工領域拓展,形成下料、搬運、噴涂、拋磨、裝配等自動化加工系統,配合自動化物流系統形成自動化加工車間(工廠)的整體解決方案。
上述方向的新技術延伸,將進一步擴大焊接自動化裝備的市場容量。
方圓激光www.blz520.com
2015-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