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制造技術是結合光學、機械、電子電機、計算機等科學與技術整合成的一項新技術,已在現今被廣泛的應用。全球激光材料加工領域中,近年以金屬加工的產值占多數,應用端又以激光標記與畫線等屬于表面處理占的最多為42%,激光切割與焊接分占第二大與第三大,合占整體材料加工應用的34%,應用于汽機車、航天、電子、機械、鋼鐵等金屬鈑金產業。
激光精密加工及切割已被應用在太陽能晶硅切割、手機面板切割、半導體晶圓切割、LaserCNC等精密加工。如何克服傳統切割上的精度與微米處理、輕易切割任何圖形并達到平滑、如何不受空間限制完成極微小的圖形等,都是未來運動控制產品面臨的新挑戰。本文將近年來精密激光加工遭遇的挑戰一一列出。
挑戰一:激光切割精準度不佳
激光功率調整大多都以頻率+占空比方式控制,在位移上控制需要實時與精準的變換,不同的速度要有不同的功率,但在圖形切割時都會產生不同的速度。在速度急劇下降,激光功率來不及變換會導致有過融現象發生。又因激光控制大多以PWM方式控制,在固定速度表現較好,但速度提高,激光的頻率會有來不及出光問題,則反應于切割時會產生燒融均勻度不佳的情況發生。
挑戰二:運動軌跡在高精度不易達到
切割系統在移動中都需要講究路徑的準確性,如要能達到高精度的要求唯有使用CloseLoop(speed,torque)控制才可以達到要求。但CloseLoop控制需要經過PID調整,才會有較佳的跟隨效果。然PID的調校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相當費時。
挑戰三:激光功率不易調整
目前切割的對象大多為多層材質(太陽能板、手機屏幕觸碰膜),需要使用不同的功率進行切割;但因市場上的激光專用控制器的激光調整(VAOTable)都只有一組,在切割的功率上不易切換與調整,導致只能將切割路徑依材質層重復切割,因此將造成產能速度無法提升。
挑戰四:速度規劃曠日費時
由于激光加工圖形復雜,簡單的速度規劃已無法滿足加工切割結果,如手機觸控模切割,在大多狀況下是使用Spline曲線,或者是較長的幾何線與弧線,如果無法精準做速度控制會導致機構加減速震動或圖形嚴重變形(如過切與抖動)。綜合以上激光加工所遇到的瓶頸,新一代的運動控制卡應提升以下優勢因應各種挑戰:
更實時呈現PWM控制能力
傳統運動控制卡的PWM控制均采用Duty單一控制方式,會面臨無法實時且穩定控制PWM的時序。然為了因應不同速度與不同圖形,新一代運動控制卡應采用更多種控制方式,包含頻率調制(FrequencyModulation)、頻寬調制(dutyModulation)、混合調制(BlendModulation),此控制方式乃由硬件控制來完成,此PWM能因各種切割速度下呈現出不同能量的表現,因此需建立一對應的能量表,以防止發生“過融現象”,此能量控制就稱VAO。
Multi-VAO方便動態切換
PWM采用Multi-VAO方式方便因切割材質的不同,到深淺切割效果,讓路徑切割可以一次完成,無須重復路徑再切割,可大幅縮短生產時間。
精確的運動軌跡跟隨與簡易PID調教
新一代高級運動控制卡采用全閉回路Fullcloseloop方式控制,并達到更小的Errorcount誤差,在整體上相較一般控制卡有較高效能,跟隨能力誤差都相當小。為了達到高精確的跟隨能力,需采用PID控制系統,但為了縮短PID調校時程,使用者可透過Easytuning的程序輔助,在短時間內調出最佳PID參數設定,可大幅提升效能并簡化操作性。
自動速度規劃與圖形路徑規劃
透過Softmotion的算法,可根據使用者所提供的圖形數據,自動規劃出最佳化圖形路徑規劃,以縮短不必要的路徑并提升切割速度與平滑度。如此可減少不必要的重工并大幅提升產能。
方圓激光www.blz520.com
2015-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