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5年,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走勢不一,發達國家貨幣政策分化;國內經濟增速下滑的“新常態”下,中小企業發展雖然存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但依然面臨種種挑戰。綜合各種因素,賽迪智庫對2015年中國中小企業走勢作出如下判斷。
一、對2015年形勢的基本判斷
(一)國際經濟緩慢復蘇,中小企業出口有望溫和增長。全球經濟發展冷熱不均,但總體有望維持低增長態勢。美國復蘇勢頭明顯。2014年三季度PMI數據創近年來新高,失業率已穩步下降到5.9%。預計2015年,受能源成本下降、消費和投資增長企穩、國際資本回流三大因素支撐,美國經濟有望達到3%左右增長速度。歐盟經濟受高失業、低通脹和結構問題牽制復蘇乏力。但隨著歐盟寬松貨幣政策和歐元貶值政策的實施,2015年歐盟經濟有望止跌回穩。日本經濟持續低迷,預計2015年增長1.2%左右。新興市場金磚國家普遍面臨自身潛在增長率下降和資金外流等問題,目前俄羅斯、巴西及南非經濟均復蘇動力不足。綜合分析,2015年新興市場回升勢頭依然脆弱�?傮w來看,美國經濟復蘇大體可以抵消歐盟及新興經濟體經濟復蘇緩慢帶來的國際需求下降。受出口退稅、快速通關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以及人民幣階段性貶值影響,截至2014年三季度,中小企業出口情況好于整體出口情況,呈現溫和回升跡象。隨著我國與韓國、澳大利亞等相關國家自貿協定的達成,2015年我國中小企業出口有望保持2014年三季度以來的復蘇勢頭,實現溫和增長。
(二)宏觀經濟增速下滑,中小企業國內市場空間承壓。歷經30多年高速增長后,中國經濟當前正處在由高速增長到中速增長的轉換期,GDP增長率2014年三季度已經降為7.3%,在技術創新難以獲得根本性突破的情況下,受資本邊際貢獻率下降和勞動力供應下降、成本上升影響,中國經濟中期潛在增長率不斷下滑。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已經超越階段性波動范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趨勢性問題。截至2014年三季度,工業品出產價格指數(PPI)延續同比負增長的趨勢,已持續31個月當月同比負增長,同時,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等一系列數據均呈現明顯向下趨勢,反映出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2015年,隨著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增長減速,住房、汽車帶動的消費增長效應逐步減弱,預計最終消費支出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將延續回調勢頭。國內消費需求增速回落影響著中小企業市場空間。
(三)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中小企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中小企業稅費負擔有望繼續降低。針對中小企業經營成本高、稅費負擔重等問題,國務院2014年9月推出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措施,在現行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暫免征收增值稅、營業稅的基礎上,從10月1日至2015年底,將月銷售額2-3萬元的也納入暫免征稅范圍。另外,近兩年來,政府進行了一系列行政審批和收費整頓工作,取消清理了大量不合理收費,2014年11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進一步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負添力,會議部署了四項具體減費舉措,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約400多億元。2015年這一政策趨勢將得以延續,中小企業稅費負擔有望進一步降低。
小企業融資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非常關注,各項政策不斷推出,在原有“兩個不低于”的政策持續發力基礎上,央行于2014年4月和6月連續兩次實施了定向降準,8月份又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紤]到政策的累加效應不斷放大、貨幣政策執行效果的時滯性以及各種新型融資渠道和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預計2015年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將得到較為明顯的改善。另外,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和各方面條件的成熟,2015年基準利率下調也成為大概率事件,這也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貴難題。
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成效將不斷呈現。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及平臺網絡建設推進順利,截至2014年11月,已經建立500家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初步構建起“省級樞紐平臺+各地窗口平臺”架構的覆蓋全國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網絡,為中小企業提供涵蓋創業輔導、管理咨詢、融資、技術創新、法律、市場拓展等領域的專業服務。各級財政資金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梢灶A見,隨著服務體系布局的不斷完善、服務內容的不斷拓展、服務手段的日益多元以及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2015年中小企業將能夠更加便捷、高效地獲得更低成本、更高質量的服務。
(四)創業熱潮有望延續,中小企業群體繼續壯大。為了實現中小企業“以創業促就業”,各級政府對中小企業創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首先,2014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多次提出鼓勵支持“全民創業、萬眾創新”,凸顯高層對創業的關注。其次,2014年3月份我國開始實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微觀市場活力得到激發,注冊企業數量及注冊資本量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約1萬戶。再次,各級政府大力推廣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市區絕大多數已經建立起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的認定和管理辦法,對入駐企業提供房租減免、政府財政補貼、規費減免、稅收減免、融資支持等優惠政策。全國19個省市530家省級創業基地調研數據顯示,每個基地平均入駐企業為80家,入住最多達1502家,極大地促進了中小企業創業。另外,國家層面也正在醞釀出臺部省共建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相關政策,加大對創業基地的支持力度。預計2015年,隨著各方政策的效果顯現,創業活力將不斷被激發,創業熱潮有望得到延續,中小企業群體將不斷擴大。
二、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小型企業與大、中型企業發展境況差異顯著。近兩年來,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整體依然處于平穩狀態,但小型企業與中型、大型企業發展境況差異顯著,小型企業持續處于收縮區間。截至2014年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8%,其中大型企業PMI為51.9%,中型企業PMI為49.1%,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跌至臨界點下方;小型企業PMI為48.5%,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繼續處于收縮區間。預計小型企業的發展境況短期內難以根本性扭轉。中小企業如何以創新求發展、以升級謀發展、以效率促發展,彌補自身市場劣勢地位,仍將是2015年中小企業自身以及相關主管部門難以回避的問題。
(二)中小企業增長動力不足,轉型升級任重道遠。作為拉動中小企業經濟增長的引擎,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當前增速呈現放緩跡象。截止2014年8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9%,較上年三季度同期增速下降4.3個百分點,與1-6月份累計同比增長20.1%相比也處于下降的趨勢,民間投資推動中小企業增長的力量正在持續減弱。同時,中小企業內在融資需求開始下降。根據人民銀行《2014年第3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三季度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66.6%,較二季度下降4.9個百分點。分規模看,大、中、小微型企業貸款需求指數分別為55.3%、62%和70.8%,較二季度分別下降2.6、2.9和2.1個百分點。說明中小企業經濟活躍度呈現降低趨勢,內在融資需求不斷下降。這些跡象反映了中小企業自身增長動力不足。另外,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陣痛期尚未度過,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開展的經濟學家信心調查結果顯示,3/4的經濟學家認為“三期疊加”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從現在算起至少還會持續三年以上的時間。由此判斷,2015年中小企業將依然面臨增長動力下降、轉型升級鎮痛的挑戰。
(三)中小企業貿易摩擦形勢嚴峻,亟需引起重視。當前我國主要貿易伙伴紛紛加大對我國出口產品的貿易救濟調查,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導致我國出口優勢不斷削弱,明顯加劇了中小企業擴大外需的難度。2014年三季度的統計顯示,上半年18個國家地區對我國發起53起貿易救濟調查,數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0.4%,涉案金額50余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6%。美國對我國發起的“雙反”調查案件數量最多,涉案金額最大,上半年美國涉華貿易救濟案件數量是上年同期4倍,涉案金額是上年同期13倍多。除此之外,金磚國家涉華貿易摩擦案件和金額分別增長90%和47.2%。考慮到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市場收縮引發的激烈競爭,預計2015年發達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對我國具有出口優勢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的可能性仍然較大,亟需引起廣泛重視。
(四)扶持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依然突出。長期以來,政府出臺的支持政策在落實實施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阻力,甚至是推進不下去,無法被貫徹落實。雖然國務院在2014年6-7月份開展了大規模的政策落實督查工作,但中小企業政策依然落實效果不盡人意,“最后一公里”障礙依然較為嚴重,阻礙了政策效力的發揮�!白詈笠还铩爆F象背后的形成原因復雜,既有主觀認識層面問題,又有客觀執行,還涉及到現有體制機制層面以及政策本身科學性問題�;趩栴}原因的復雜性以及清除政策落實障礙任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預計2015年中小企業各項政策將依然面臨這一問題的困擾。
三、應采取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策落實力度,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為解決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保證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類優惠政策能夠實時落地,讓中小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紅利”,一是要繼續加強調查研究,切實摸清政策落實問題的癥結所在,有針對、有重點地探索解決思路;二是要建立監督機制,加強政策評估和績效考核,及時調查各項政策的實施效果,確保政策落到實處;三是探索體制改革,嘗試將政策評估結果與地方政府業績考核掛鉤,提高政府對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保障政策落地。
(二)以創業基地為依托,增加中小企業創業活力。一是以中小企業創業基地依托,通過創業促進就業,穩定政府政策的斡旋空間,為政府調結構、促進轉型升級提供緩沖空間;二是選擇一批符合條件的創業基地,探索省部共建機制,集中政策優惠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在短期內強化創業基地的示范效果;三是促進創業基地與現有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有效對接,建立持續穩定的合作機制,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動中小企業創業。
(三)加快服務體系建設,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一是加快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豐富服務機構的服務內容,建立健全服務機構的績效評價機制;二是引導服務機構創新服務模式,充分利用微信、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提升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能力;三是以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為抓手,立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進程。
(四)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力,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應繼續強化財政資金支持、稅負減免、融資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謀求升級。一是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獎勵,稅收減免等政策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技術改造,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聯合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二是積極加強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協作配套水平,通過建立穩定的業務關系,提供技術、人才、設備、資金的支持,激發小企業的創新潛力,加快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三是積極引導中小企業集聚發展,通過集聚發展,優化產業集群發展環境,延長產業鏈條,加強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協作水平,以促進中小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
(五)放開中小企業投資領域,拓展中小企業發展空間。一是進一步積極推進落實“非公經濟36條”與“民間投資36條”,打破由于部門利益與地方利益導致的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之間不平等的市場地位,打破非公經濟與中小企業進入各領域所面臨的無形障礙,拓展中小企業發展空間。二是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一方面,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非公有制企業與中小企業進入過去無力或無法進入的某些經營領域,擴大企業經營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的股權多元化和治理結構現代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素質。
2014年激光行業小型企業不斷涌現,專注于往專業領域發展,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影響,今年激光行業有望出現更多的創新及發展。
方圓激光www.blz520.com
2015-0210 |